2015年2月26日星期四

可穿戴血壓計 打通醫生資源是關鍵



目前,在傳統電子血壓計的基礎上,市場上已經出現體脂計了與無線通信技術相結合的電子血壓計,患者在家中自行測量的血壓數據可以通過傳輸設備實時傳送至個人手機、電腦等終端,產品還可以根據一些計算方法對測量數據進行智能判斷,實現對血壓的實時監測。王文認為,這是未來血壓計發展的一個方向和趨勢,但關鍵仍在於保證產品經過相關認證,“因為現在市場上一些常見的血壓計產品並未取得相關認證。”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可穿戴血壓計行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幾乎所有廠家的可穿戴類血壓計都可以通過固有的計算方法對測量出的數據進行初步判斷,更進一步的舉措是希望能夠打通醫生資源,除了通過計算判定數據外,還可以通過醫生的專業知識對於實時數據給出診斷意見。

熱點問答:操作不規範易致測量數據有出入

Q 電子血壓計使用過程中的一個常見現像是利用同一台機器連續測試相同部位,但得出的數據之間經常有些出入,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怎樣保證測量結果的准確性?

王文:數據之間產生出入的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如果所使用的血壓計是未經認證過的產品,的確有不准確的可能,另一方面,我們測量過程中血壓計的不規範操作也會對測量數據產生影響,應該按照產品使用說明規範操作。

崔世寶:一般來說,兩個胳膊之間存在10毫米汞柱的誤差是正常的,其次,電子血壓計相對較為敏感,人們呼吸頻率或胳膊松弛度的變化都會影響最終的測量數值,所以幾次測量數據之間稍有出入是正常現像。

Q 現在人們在家中自行測量血壓都比較方便,如果自行測量發現數據與正常範圍內血壓值有偏差,是否應立即到就醫?

王文:總的來說並沒有立即去就醫的必要,如果在測量過程中發現血壓稍高或低於正常數值,可以多測量幾次,綜合幾次測量結果再做決定,但如果測量的數值與正常血壓範圍有較大偏差或人體感覺不適,還是應該到。

崔世寶:並沒有立即送的必要,還要考慮遺傳因素,有些人受此影響,血壓本來就比正常範圍稍低或稍高,這也是正常的。

Q 按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的推薦,建議使用經驗證的電子血壓計。你提及的認證標准等均為國外標准,一些國內廠家或在國內市場出售的電子血壓計在國內相關部門是否仍要日立家電取得認證?

王文:目前國內還沒有獨立的認證標准,國內企業生產需要取得相關的生產許可證,但這只是一個簡單的對比實驗,這也是《指南》中推薦國際標准認證的原因。

Q 如何確保自己購買的產品經過國際sony數位相機認證?

王文:目前在北京高血壓聯盟及北京高血壓防治協會的網站上,在“血壓計認證”欄目中,對於已認證的血壓計進行了公示,消費者均可以自行查詢。

博主好站推薦:氬焊機,陽極處理,電鍍,硬陽處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