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2日星期一

婚友社的影響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最先頒布的法律是《婚姻法》。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文化傳統裡,這似乎也是正常的事情。不過,由於城鄉二元化的結構,以及嚴格的戶口制度與國有制、集體所有制的關系,人員流動相對較少,婚戀交友的範圍總是不出生活的圈子。

  第一家婚友社的成立,表面上看是政府某個機關出面下文,其實可以從中看出,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知青的返城是一個契機,更重要的是,當時的人口開始流動。人際交往圈子擴大的同時,談婚論嫁的對像卻在減少。婚友社人口流動的原因是因為經濟開始繁榮、而大家不論時間不夠還是精力不足,身邊多了很多陌生人,少了很多婚戀的對像。重要的不是大家能夠打破面子的約束來婚介所相親,這個是不用打破的,媒婆這種傳統已經不知道有多少年歷史了。而是終於在一個正規的機構裡,開始了最傳統的活動。機構化應該是一個關鍵詞,至於這是政府機關所主導,還是民間自發成立的,並無關系。

  而更重要的是,終於有人從這裡意識到,即使是這種最私人、原來意識中最難上得台面的事情,其實一樣是可以用來形成一個產業的。要知道,當時“文革”結束不過6年,改革開放不過4年,這種意識能夠出現的話,就說明不是一種啟蒙後的大徹大悟,而是那種在任何地方都希望創造財富的渴望,已經在心中積存了很久,只是剛剛被釋放出來而已。

  有人說過,美國人最厲害的地方,就是把什麼都做成生意。其實這話不對,是任何事本身就是生意,只是你去不去做的問題。當我們看到一個社會的改變其實是從一樁生意開始的時候,恐怕更能理解為什麼我們這個社會有了如此深刻的變化。

  這個行業所帶來的,是一系列的發展與觀念的進步,這些與經濟、眼界的開闊是分不開的。從官方主導的婚介機構發端的民間機構,很快成為取代傳統社會關系聯系網絡的方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